专家观点 | 赵浩兴、赵成锋:活血化瘀 创新稳流
案例详情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受交通管制、人员流动限制的影响,全国物流服务业出现停滞和阻滞现象。随着疫情的有效遏制,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两手抓”的有力推动,全国物流业正全面复苏。浙江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按照“一断三不断”“三不一优先”要求,全力保障运输畅通,全面推进物流企业开业复工,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浙江省物流业的全面复苏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更有效的政策供给。 



一、浙江省物流业全面复苏

自2月10日浙江省全面启动复工复产以来,浙江省物流业呈现快速复苏的态势。在邮政快递业,从2月10日至3月1日,全省快递业务量从370万件增长至3137万件;到2月28日,浙江快递业务量就已恢复去年同期水平。到3月1日,浙江省邮政快递企业基本实现全部复工。道路运输方面,到3月1日,全省物流企业复工率已超过60%。在商城义乌,截至3月1日,义乌物流行业基本恢复常态化运行。在丽水市,重载货车活跃率由2月18日的2.9%提升至3月1日的42%。在嘉兴市,早在2月18日,该市218家规上物流企业提前实现100%复工。在港口水运方面,截止3月1日,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港区生产运作已基本恢复。内河水运方面,水路货运量也逐步提升。绍兴港正式复工运营,湖州内河航道271家港口和物流企业已全面复工。嘉兴港独山港区也已基本复工。

在快速推进物流企业复工过程中,全省各地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呈现了一批创新案例,如:

★浙江交通升级“疫情防控应急物资及人员运输车辆通行证”掌上办服务,检查站通过扫描通行证二维码快速登记车辆和驾驶员信息,提高过卡效率。同时,通过“浙里办”APP 等渠道,提供高速公路出入口、货运车辆专用通道开放情况,以及公路水路卡口等信息查询服务。

★浙江港航协同长三角区域建立内河运输船舶白名单运行机制。 加强长三角疫情水上管控信息互通,在确保船上人员健康、受控的前提下,建立运行跨省定线航行的内河集装箱及重点物资运输船舶白名单信息通报机制。对列入白名单的船舶,地方海事管理机构将实行免查验放行,大大便利船舶航行。

★台州临海市首创“物流承接中心”。中心可以提供货物信息接收、运输车辆安排、货物跟踪、运输结算和纠纷处理等全程服务,为各类生产企业提供更多物流选择,从而解决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推进企业高质量复工复产。

★传化智联用智慧物流服务防疫物资配送和复工复产。传化智联就利用自身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全国员工和平台内客户,建立和落实了各项疫情防控管控、应对措施。传化智联线上智能物流调度平台、物流支付和金融服务等线上服务7*24小时在线,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近百个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为全国防疫物资运送及企业复工复产贡献智慧力量。



二、浙江省物流业正常复工存在的主要困难

1、复工容易用工难

而随着企业复工审批政策放宽,浙江大部分物流及快递企业实现复工。但企业员工,特别是驾驶员、快递员到岗情况很不理想,无工可用成为制约物流恢复的主要矛盾。截至2020年3月1日,我省约60%的物流企业用工紧张,全省公路物流公司大卡车司机到岗率仅为40%左右。杭州市一半以上的快递站点由于快递员不足而出现“爆仓”的现象。

2、道路阻滞断点多

到2月底,浙江省内外还有不少地区存在道路不畅、进出手续繁杂的问题,导致物流运营网络区域性中断。一些地区对外省车辆采取劝返、隔离等方式,造成全网不少干线车辆不让出、不让进,不能上、不能下。据调查,截至3月1日,浙江物流车辆省外运输全线畅通率不足40%。

3、供应链条断档多

物流链接生产和销售两端,疫情的影响还没结束,一方面,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刚刚,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受疫情影响难以保供,不少生产企业无货可运;另一方面,受疫情防控影响,绝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尚未真正开业,对物流的需求量缺少规模且不稳定。

4、 多头管理协同难

物流业受交通、发改、公安、海关、安监、商务以及防疫等多部门的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各部分协力推进交通管制、人员管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复产复工过程中,也存在多头管理难协同的问题,物流园区管控严、车辆通行证难办理等一些问题难以通过“最多跑一次”解决。



三、快速恢复我省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1. 全面清理除高风险区域以外的路障路卡

道路畅通是物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目前,我省绝大多数市县已进入低风险状态。各地要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清除不必要的道路路障和路卡,“活血化瘀”,确保畅通有序。

2. 构建快速即时的全省物流信息指挥中心

根据目前省内外一些地区之间存在的政策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借助已有交通、物流信息平台,以及大数据技术,构建全省物流信息调度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各市县之间的物流阻滞和运力协同。

3. 创新提升城市物流及中转效能

通过智慧物流技术应用和城市物流管理模式创新,一方面提升物流的“信息跑路”功能,增强物流运营效率,减少物流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另一方面,通过城市集配、分拣功能的集聚和提升,加快物流的中转和配送效能。

4.加强省、市、县协同管理

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协调机制,省级解决跨省、跨市运输问题,市级解决辖区内跨县运输问题,县级解决县内运输问题,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协调解决。

5. 加大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政策扶持

中小型物流企业对我省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对本身就处于转型升级巨大压力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员工到岗难、业务量不足、成本增加、资金紧缺等成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普遍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的力度,确保中小型物流企业正常运转。




作者简介


赵浩兴,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杭州电子商务研究院执行院长

赵成锋,浙江省仓储行业协会会长,通创集团董事长

全媒体平台
微信
微博
爱名早知道
研究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
学术委员会
数据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电子商务发展指数
大数据与云计算
域名研究
数据中心
电子商务交易数据
系列指数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
回到顶部